色情骚扰信息频现 记者调查线上自习室乱象

来自北京的线上自习室资深用户秦雅近日向《法治日报》记者吐槽:“自习室都变成啥样了!有的像游戏装扮软件,以卖皮肤谋利;有的像视频软件,不时弹出不雅信息;还有的像社交软件,以交友吸引流量。”

“起初使用自习室软件,是图它打造了一个干净的计时学习环境,但现在这类软件已经变味了。”对于线上自习室的改变,秦雅很不适应,无奈将此类软件删了个干净。


(资料图)

近年来,通过开启多人视频模式,把镜头对准自己和书本,随时随地直播学习状态,营造学习氛围感的线上自习室App日趋火爆,尤以寒暑假为甚。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线上自习室App由于低俗信息、社交化明显、广告营销等原因被不少用户吐槽。

业内人士认为,线上自习室是“互联网+教育”模式的衍生品,因为学生存在渴望关注、交流的心理需求,所以催生了这一新生业态。服务于“学习氛围”的线上自习室App要想存活,还是要在用户痛点上下功夫。或许未来与AR技术相结合,才能在不过度娱乐化和社交化的情况下,让“学习氛围”更真实。同时,为有效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问题,建议平台推出“能用管用、好用爱用”的青少年模式,让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清朗、纯洁。

背离软件设计初衷

社交功能大行其道

“最开始选择线上自习室,就是因为一个人学习太无聊了,觉得有人陪着学习会更有动力,有氛围感,也有一定的监督效果。”使用线上自习室App两年多的天津用户林鹿说。

和林鹿一样,有不少人是因为“氛围感”和“监督效果”而选择使用线上自习室。但如今一些线上自习室App的学习功能被弱化,甚至成为一些不学习的人的“秀场”,有些人还会在主页分享“饭圈”的娱乐新闻,很大程度上分散了大家的专注度。

还有使用者吐槽,商家为了谋利、扩大受众而不断增加新的功能,新功能与学习软件初心背离,造成App内“鱼龙混杂”“乌烟瘴气”,弃用成为普遍现象。

记者进入多个线上自习室App发现,一些App会为用户设置“个人形象”,由“个人形象”衍生出换装、聊天等一系列社交功能。在某款线上自习室App设置的“活动区”中,用户可以模拟进入酒吧、餐厅等场景,进入聊天室与其他用户闲聊。在聊天室中,用户以学习时长换取免费聊天时长,或以充值代币的方式付费购买“星空啤酒”“章鱼小丸子”等虚拟食物,实为换取更久的聊天时长。

这些以酒吧、餐厅为场景的聊天室,同样由用户建立经营。用户可以选择聊天室可容纳人数、到“食品工厂”进货以供聊天室销售。在此基础上,线上自习室App摇身一变,成了在中小学生中风靡一时的经营小游戏。

北京市西城区居民刘丹的孩子正在上初中,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平板电脑,点开线上自习室App,以学习为由与同学、朋友聊天,交流自己的自习室经营心得。

“这样带有上瘾性的设定,不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长。此外,就像游戏中花钱买皮肤一样,一些线上自习室中‘个人形象’换装,需要花钱购买,为了换装花费几十元、几百元的孩子不在少数。”北京市第八中学的刘老师说。

记者进入某款自习室App聊天室发现,用户年龄普遍较小。一名在个人简介栏中写着“备战中考”的用户进入聊天室后,留言“请问你有对象吗,有没有私聊”向另一名简介为还在上初中的异性用户打招呼。

“绝大多数好看的衣服都需要充值,很容易形成攀比”“这本是一款学习软件,而里面好多人聊追星和游戏,成了晒照片找cp的地方”“以前来这里是为了学习,慢慢就成了交友”有不少用户在这款自习室App的评论区留言。

“我只想通过这类软件学习,不需要换装游戏,可现在这些软件推出的功能太花哨了。”刘叶是一个线上自习社群的群主,她曾尝试使用多种线上自习方式,但最终还是选择卸载各类自习App,“因为这些App已经和我专注学习的初衷背离了”。

作为某线上自习社群群主的刘天对此也“很不满”。在他看来,社交元素是许多互联网平台所追求的,越来越多的平台尽力向社交靠拢,这样做虽然有利于用户迅速增长,提升用户的活跃度与黏性,但对于线上自习室而言,其与自习室用户追求安静、认真、专注的需求相悖,不利于线上自习室的长远健康发展。

付费监督形同虚设

花钱可能打了水漂

记者注意到,在一些社交平台以及二手商品交易市场,付费“监督学习”“魔鬼式监督打卡”“视频监督自习室”逐渐兴起,甚至发展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有人花钱吃喝,有人花钱旅游,现在你可以花钱找人监督学习。”

但是,花出去的钱也可能“打了水漂”。

记者了解到,当前市面上主流的付费视频监督自习室价格约为每天5元,用户可与自习室经营者协商按天付费或包月监督,部分自习室的管理者还会根据用户打卡天数返回一定数额的红包作为“奖励”。在付费后,自习室管理员会询问用户学习计划与时间安排,随后邀请用户进入指定自习室或者相关会议室,要求用户打开摄像头以便接受监督。

不过,付费加入自习室寻求监督的成效存在争议。管理员的监督力度、自习室中是否有明确规则以及用户自律程度都影响着是否能够物有所值。

记者在某二手商品交易平台随机找到一家提供监督自习的商家。在商品详情页,这家自习室标注提供“根据个人学习计划及时提醒入会学习、全程监督、玩手机溜号将随时提醒”等服务内容。

记者支付5元费用后,管理员添加了记者的联系方式。在询问当日学习时间安排后,记者被对方邀请进入线上视频自习室。

在线上自习室中,记者发现,自习室人数峰值时达60人,大多数用户都打开了摄像头,部分用户的视频画面中只有视频背景,用户本人不在画面中。管理员对摄像头的摆放位置没有明确要求,大多数用户选择将摄像头对准桌面,只露出学习资料和手部。

在一天的自习体验过程中,记者的摄像头为逆光摆放。视频画面亮度很低,无法清晰看到画面中记者的行为,只能隐约看到桌面上的书本资料,但管理员并未提醒记者更换摄像头角度。中途记者接听了几个电话,有的通话时间较长,管理员也未进行询问与监督。只是在设备电量不足关闭摄像头时,管理员才提示记者打开摄像头。

当日下午4点,记者向管理员提出暂时离开自习室去吃饭的申请,并约定半小时后返回。此后,记者未按照约定时间返回自习室,直到当天晚上9点才收到管理员的提醒。显然,这与购买监督服务时管理员承诺的“根据个人学习计划及时提醒入会学习”并不相符。

秦雅也注意到这一漏洞,她曾多次付费要求被监督学习,但她发现学习过程中只要自己坐在视频前面,不论做什么,都不会收到管理员的提醒。

据秦雅介绍,在付费监督社群中还存在不少“消失的用户”,即便已经付费购买包月监督服务,但有的人每日学习计划只做了几天就不再更新了,也不参与自习活动,管理员提醒滞后,收效也甚微。

不速之客随时闯入

自习时遭遇性骚扰

据记者了解,一些线上自习室用户会使用连麦视频学习功能,而该功能开启后,骚扰事件屡屡出现。

“刚才遇到BT(变态)了,重开一个……BT走开!”2022年12月5日晚11点,在一款主打视频连麦功能的线上自习室App首页,用户贾林将自己的自习室房间名设置成了这一标题,而后开启摄像头,继续刚才被打断的自习。

贾林是北京一名高三学生,居家上网课期间,她经常使用这款线上自习室App。这款App规定,用户进入后,可选择主动创建自习室等待他人申请连麦,或申请加入一个正在进行的自习室,与其他用户一起连麦自习。自习室的准入条件十分简单,只要创建自习室的“房主”同意上麦,加入自习室的用户就可打开摄像头,参与自习室的视频自习。

“有个人进自习室看了我一会,就要申请上麦。”贾林回忆,“我同意后,他就把摄像头对准了自己的隐私部位”。

贾林的遭遇并非个案。在这一线上自习室App可供全体用户发言交流的“学习圈”中,用户小高发布了与他人连麦自习过程中遭遇骚扰的截图——同样是男子的裸露下体。

被骚扰后,小高和贾林第一时间向平台反映,官方在核实后进行了封号处理。

“但据我了解,这种人有可能是惯犯,封了一个号还可能再注册一个号码。”贾林说。

除此之外,借助App的私聊功能对用户进行言语骚扰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妹妹,哥哥我高一,有不会的我辅导辅导你。”江苏人赵露是一名大四学生,作为App的活跃用户,她在使用某视频连麦自习App的过程中,总是能在连麦后收到类似这样“奇怪”的私信。

“有些人和我视频连麦之后,就发私信给我。有的是正常交流,有的是借着一起学习的名义骚扰我。”赵露介绍,甚至有人在私聊或与其他用户视频连麦时,将头像设置为男性生殖器照片,昵称也带有明显挑逗意味。

“前段时间就遇到了这样私聊、视频连麦骚扰的人,被封号后又开新号继续。希望平台能设置个自习室密码之类的,不要让这些人破坏自习室环境。”经常使用线上自习室的北京大学生李想说。

调查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在不少自习室视频连麦页面,平台在视频框下都会设置一行小字作为提醒:“倡导绿色健康自习室,请大家严格遵守,平台会24小时进行巡查,任何传播违法、低俗、谩骂等违规行为将会被封禁处理。”

但据不少用户反映,在线上自习室随意进出以便视频连麦这一功能设置下,“不速之客”依旧可以随时闯入自习室,对学生进行骚扰的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

为此,不少用户在选择以“视频连麦”方式组建线上自习室时,会像贾林一样,在自习室的标题或简介栏中写下“变态滚开”“生人勿进”等词语,试图用这种方式为自己的线上自习室环境筑一道微弱防线。

加强违法信息监管

将选择权交还用户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苑宁宁说,线上自习室中出现的乱象,其实是网络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在线上自习室中的显现。这些色情信息、网络诈骗等不良内容,可能会使用户尤其是未成年人遭受一定程度的侵害,也给犯罪分子带来可乘之机。

“虽然线上自习室是虚拟平台,但开发者和运营者都应当考虑到线上线下同等的义务,除提供相应自习空间外,还要负责维护虚拟空间秩序,监管违法信息。”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王四新说。

如何才能更好保障用户尤其是未成年人权益?苑宁宁建议,建立一套包含学校、监护人、社会、政府、网络平台等在内的监管防护体系。

“一些线上自习室先用学习功能吸引用户,等到有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后,再往社交化方向发展,最后凭借广告或者电商变现,这样一来,线上自习室便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变现闭环。”长期关注教育方向的投资人王珂向记者介绍,这是资本市场对线上自习室的期待,但一些老用户不一定能接受这种改变,反而认为线上自习室变味了,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用户喜欢这种学习社交模式。

在王珂看来,线上自习室应该把选择权交还用户,让他们选择要纯学习模式还是学习社交模式。相关App也要进一步升级管理手段,比如通过提升用户加好友门槛的方式,对加好友实施涉黄引流等行为进行打击,包括添加好友需通过自习室用户的打卡自习时长要求、非长期自习用户不能加或者被加好友等。除了技术风控手段和人工巡查方式外,自习室也提供了用户主动举报入口,用户也要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对违法违规账号和行为进行举报,平台一旦发现并核实后立即封停。

关键词: 记者调查